营改增作为近年财税改革的重头戏,虽在不断扩围,但仍有很多问题待解。对于政府争取在“十二五”完成全行业的营改增,一些财税专家认为可能难以实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电信行业或将在4月1日进行营改增,按业务分成6%和11%两档税率。按试点方案,金融业营改增适用简易征收办法;但现在不少机构建议,可按业务进行分类,适用不同征收办法。
而建筑行业若纳入试点,意味着不动产能进行抵扣,这能促进增值税的转型,但也会缩减税基,减税规模较大。
金融行业可分类征收
从今年1月1日起,营改增已经覆盖交通运输、邮政业和现代服务业中7个细分行业。电信行业虽未能赶上今年1月份这班车,但也将较快推出。
对此,电信行业内基本有共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电信行业未来可能按照基础电信服务和增值电信服务,分别适用11%和6%的税率。
北京中翰联合税务师事务所合伙人王骏介绍,增值电信服务跟信息技术服务比较接近,信息技术服务试点适用的是6%的税率,将电信服务拆分成两部分,相对比较合理。基础电信服务,因为有设备投入、维护等成本,进项比较多,可适用11%的税率。 金融行业试点营改增,则远没那么简单。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指出,金融机构有不少间接收费的业务,如存贷款业务,这涉及到存款和贷款两方,银行的利润来自这两方。但在服务增值的过程中,存款方和贷款方分别占多大比例,又如何开具相应增值税发票,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刘尚希进一步表示,对金融行业征收增值税,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有些国家采取对金融行业免税,有些采用简易征税,有些还采用定额征税。 2月24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税收政策报告2013》,则建议细分金融业务,采用不同方法来征收。 具体而言,如中介业务和间接收费的金融服务,可适用简易征收和3%的征收率;直接收费的金融服务,可按正常增值税征收机制,进行进项抵扣。 在官方最早公布的营改增试点方案中提到,金融行业试点采用简易征收办法。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多家会计师事务所都提出类似的,按业务内容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征收办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金融行业加入营改增,能使得企业的部分资金成本,能纳入抵扣,减轻企业税负。金融行业因为业务繁多,及其特殊性,使得税制具体设置,有很大探讨空间。 建筑业试点影响面大 建筑行业的试点,也是个大难题。此前,建筑行业内讨论最多的是关于进项发票难以取得的问题。 按照试点方案,建筑业适用11%的税率,因为建筑材料如水泥、石、沙等,都可计入进项,进行抵扣。但业界立马就引起巨大反弹,因为建筑企业上游原料,很多是从个体经营户,或者小规模纳税人手中取得,难以取得进项发票,抵扣难以实现,会引起企业税负极大提高。 张斌表示,建筑业难以开展试点,在于建筑业比较散、乱,很多项目有好几次转包环节,项目承包方很多都是包工头,若进行营改增,对于他们的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