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债券市场的风险暴露,很有可能首先从产业债开始。”业内人士的这一判断很有可能会变为现实。从华锐风电到同捷科技,近期债市的一系列信用风波无一不指向产业债。相比于城投债,产业债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的产业债面临的风险或许更大。
尽管实质性违约尚未发生,但“信用事件”对债券市场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华锐风电日前发布风险提示,预计2013年亏损,并提示因满足连续两年亏损,其两期公司债将存在暂停上市的风险。受此影响,1月9日“11华锐01”大幅下跌,幅度达到5.34%,“11华锐02”的跌幅则更大,达到7.75%,带动当日交易所其他高收益债大幅下挫。
业内机构表示,结合发行人的业绩及近期信息,预计连续两年亏损、2014年存在退市风险的交易所产业债券将不下10只。从市场情况来看,持续亏损和有暂停上市风险的交易所信用债正遭到机构的集中抛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私募债成为下一个“受累”的产业债品种。同捷科技日前在公告中称,作为“11杨浦SMECN1”的联合发行人之一,由于现金流较为紧张,短期偿债压力较大,无法按照偿债保障措施及资金偿付安排的提取计划,在该期集合票据到期兑付日前10个工作日将应付本金、利息款项存入偿债专户。
业内普遍认为,产业债身处信用“风口”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下的产业转型,二是利率市场化下的资金成本上升。
“2014年,中国经济和债券市场都将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相关的产业债表现将会出现明显的分化。”银河证券称,一些产业将迎来景气周期,步入快速发展时代,而过剩产能行业则将会经历痛苦的去杠杆过程。
产业转型与变迁对金融产品的潜在影响是巨大的。被媒体称为信托行业“头号大案”的中诚信托“兑付危机”一事便是例证。中诚信托日前发布临时报告称,截至2013年12月20日,“2011年中诚·诚至金开2号集合信托计划”信托专户内余额已不能够满足全体受益人当期预期信托净收益总额,只能按照受益人享有的实际收益率向全体受益人分配信托净收益。
据了解,这只规模达13亿元的信托计划成立于2011年7月26日,预期年收益率10.5%,将于2014年7月25日到期。中诚信托作为受托人以股权投资附加回购的方式,运用信托资金对山西新北方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股权投资,资金用于煤矿收购价款、技改投入、洗煤厂建设、资源价款及受托人认可的其他支出。
中诚信托此番“兑付危机”的种子正是萌发于能源行业的巅峰时期,彼时信托公司的传统核心业务——房地产信托正遭遇房地产调控高压,风险显现的同时收益率也渐渐失去吸引力,矿业信托却趁机迎来爆发性的增长。数据显示,仅2011年国内就有36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157款矿产资源类信托产品,发行规模达481.29亿元。相比2010年,产品数量增加了161.67%,发行规模更是上涨了253.92%。就在信托公司纷纷“下矿”之时,煤炭、矿产等能源行业却开始受国际市场拖累,步入漫长的深度调整期。过去两年时间里,在国家控制产能的影响下,能源价格直线跳水,不少煤炭企业进入微利时代,甚至开始亏损。
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等因素使得整个市场利率水平抬升,信用债信用风险溢价的差异化愈发明显。华创证券分析称,参考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南发展银行的案例,信用风险最大的时候往往是流动性最紧张的时期。
事实上,整个市场的资金成本正在经历不断上升的过程。以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为例,2011年及以前大多在3%以下波动,2011年至2012年上行至3%至4%之间,2013年以来进一步上行至4%至4.5%的水平。
“随着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结构的推进以及市场资金成本的不断上升,实体微观经济层面受到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信用债市场外部评级下调数量和频率明显增多、加快。”有业内人士称。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外部评级机构下调债项评级和主体评级数量分别为60和685个,为历年之最。而截至目前,信用债到期收益率达到或超过10%的数量已接近50只,公司债更是其中的重灾区,显示信用风险不容乐观。
此外,产业债的分化在加剧。“年内产业债的分化将会进一步加剧,缺乏政府背景的、评级偏低的产业债则面临更加不利的局面,爆发信用事件的概率也将上升。”有业内人士称,一方面,城投类信用债“发旧换新”所带来的发行利率的抬升可能促使产业债发行规模下降,致使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放缓;另一方面,拥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将或多或少地从各级政府获得行政资源的“隐性补贴”,使得这些企业无论是通过发债还是以贷款进行融资,可以承受较同行业更高的融资成本,从而对缺乏政府背景的企业造成“挤出效应”。
在上述背景下,中投证券发布研报称,2014年投资者需着重关注信用风险。交易所高收益债的风险爆发呈现逐年加重之势,实体层面引发的信托风险以及持续难以恢复的产能过剩行业、资金面紧张的中小企业,它们的信用风险都还在持续发酵。因此,2014年投资者选择信用债仍以高等级为主,避免“踩雷”。银河证券则从中观层面对产业债进行筛选,挑选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规避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不断恶化的行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医药生物等行业的投资机会更大,信息服务行业也存在不错的投资机会;而采掘、黑色金属行业存在的风险较大,本年度下调评级的主体将集中在钢铁、煤矿、航运等行业。”银河证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