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志愿者之城,每逢节假日和大型活动,都能够见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深圳共有注册志愿者46万,“红马甲”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术业有专攻,在深圳市,还活跃着这样一支义工队伍,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纳税人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纳税申报的诸多疑难问题,这就是深圳市注册税务师志愿者服务团队。据了解,作为全国首个由注册税务师协会发起,有专门的组织架构及章程的深圳注册税务师志愿者团队是在今年4月26日成立的,至今,报名参加志愿者的执业注册税务师已达63人,分别来自深圳市33家税务师事务所。 深圳市注册税务师协会秘书长罗帼秀向记者表示,志愿者服务团积极响应市政府建设志愿者之城的号召,创新服务形式,将U站变成注册税务师服务市民的一个前沿窗口,帮助和引导广大纳税人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进行纳税,展现注册税务师的良好专业素质和执业形象,宣传了注册税务师行业,促进了注册税务师行业健康发展。 1 志愿者用专业知识开拓服务形式 市注册税务师志愿者服务团团长胡绵鹏告诉记者,成立志愿者服务团是为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创新优化纳税服务的部署、响应深圳市政府建设志愿者之城的号召,同时,成立志愿者服务团也是深圳市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创新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注税行业服务社会的新路径,该服务团设置了专门组织架构、章程、团徽及服装。 记者了解到,志愿者服务团结合自身财税专业优势,创新服务形式,服务纳税人及税务机关。一方面深入企业、社区、基层工业区开展免费税收政策培训,辅助税务机关进行税收宣传;另一方面驻点人流量大的深圳大运会志愿者服务站,街头送税法,为市民提供免费税政及税务咨询服务;还特别利用“营改增”试点运行的契机,驻点基层办税服务厅,实地帮助纳税人解答“营改增”等税收疑难问题,指引办税流程,缓解办税大厅的咨询工作压力。 志愿者服务团真诚、专业、到位的服务,得到了纳税人及税务机关的认可和欢迎。注册税务师志愿者服务团帮助和引导广大纳税人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进行纳税,大大优化纳税服务,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展现了注册税务师的良好专业素质和执业形象,促进了注册税务师行业健康发展。据统计,迄今为止,来自33家事务所的63名税务师志愿者共服务纳税人2400多人次,解答有关“营改增”纳税人税务登记、税种登记、税控设备领购、发票购销、双定户定税等问题1500多个,发放税收宣传资料超过800份。 2 注册税务师志愿团为纳税人提供“营改增”咨询 11月1日起,深圳市有6万多家企业试点“营改增”,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报税体制完全不一样了。而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他们的财务力量本身就比较薄弱,许多人往往是跑到地税局开不出发票,他们才急急忙忙赶到国税局,而对于新业务往往是一头雾水。 深圳市注册税务师协会副会长、永信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尹祝明也是志愿者之一,他告诉我们,在龙华富士康一带,有许多货运司机,“营改增”之前,他们都是在地税局代开发票,11月1日之后,政策一变,彻底把他们搞懵了。在开始的几天里,每天都有10多个人找到国税局办税服务厅,这样志愿者得耐心给他们讲解。 莲花山“U”站是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注册税务师志愿者服务团也在此设点,竭诚为市民或纳税人提供服务。一位朱先生告诉记者,他就是路过莲花山这里的时候,看到有注册税务师义工,觉得很新奇,也知道了自己15000元的税前工资,除了600元的社保之后,1720元的个人所得税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以前都是单位财务去缴纳,自己不关心,通过和志愿者聊天,增长了知识点。 胡绵鹏团长向记者介绍,志愿团街头送税法的公益服务,得到市民的认可和欢迎。日后志愿团的服务将常规化,每周日下午3时至5时,注册税务师志愿者都会驻点为市民提供税法咨询、宣传等服务,未来计划将服务范围拓展到华强北站点和深圳大学站点。 多次参加活动注册税务师志愿者朱省葱女士表示,税法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在业余时间里,利用专业知识,为市民提供纳税咨询服务,是件非常愉快的事;同时一对一的交流,可以让市民近距离了解注册税务师,从而宣传我们注税行业。 3 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得到了提高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注册税务师志愿者邱海燕告诉记者,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到别人,解决别人的实际问题,这对于自己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其实,纳税人去税务局办事情,比较普遍的心态是,虽然自己对办税业务不懂,但是在咨询税务局工作人员时,对于某些问题还是有所保留,不是全盘托出,害怕某些问题会成为税务机关的“把柄”,越是这样,有些疑问越是解释不清楚,对纳税申报越是不利。而执业注册税务师志愿者,作为税务专业人士,往往会赢得纳税人的信任,许多纳税人会把自己的顾虑全部告知。这样,也有利于志愿者开展活动。 胡团长向记者介绍,志愿者都比较辛苦,特别是在龙华国税办税大厅,因为服务时间都是工作时间,志愿者本身还有自己的工作,能够抽出时间去做志愿者,这也需要所在单位的鼎力支持。每天志愿者都是自己乘坐地铁来回,忙碌了一天之后,能够听到纳税人一句谢谢,就觉得非常开心,一天的努力没有白费。 志愿者朱省葱就告诉记者,她有一次在龙华国税,就看到一个企业的财务人员好不容易排上队,结果发现有一个数据没有填写,这个财务就想打电话询问同事,可是一翻包,发现手机没有带。朱省葱问清楚情况之后,就把自己的手机借给对方,以解燃眉之急。此外,也经常发现一些纳税人来税务局办事,不带笔,不带计算器,他们也都事先准备好了,供他们使用,并提示他们要做好一名优秀的报税员,必须要具备什么条件与素质。 志愿者刁英峰告诉记者,作为执业注册税务师,对纳税人的帮助也是对自己的提高。有一次,两个纳税人在网上代开发票,但是填写错误了,希望删除,却怎么也在电脑上找不到删除的程序,他们求助于志愿者。其实,要做好志愿者,自己除了对于税务理论知识具备外,还要经常学习,懂得实际操作,否则,纳税人问起,自己不懂也不行。 胡绵鹏在“营改增”的时期,正好是老婆坐月子,家里忙、所里忙,而他自己是志愿者服务团队的负责人,也很忙,但是,他还是坚守在志愿者的第一线,为纳税人提供服务。 还有一次,志愿者许永刚在莲花山“U”站给纳税人讲解税法知识的时候,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哭,很明显,大人和小孩走失了,许永刚赶紧抱起孩子,让同伴去找公园广播,小孩子一直很紧张,过了10多分钟,家长找来了,看到他们团聚,心情也非常开心。 龙华国税分局局长涂必根告诉记者,为缓解服务大厅日益增长的服务压力,该分局引入了志愿者服务项目,并在今年4月组建了志愿者队伍,截至目前已经有近30名志愿者长期在办税服务大厅提供服务。今年11月1日,市注册税务师志愿团又派出志愿者来到该分局办税服务厅,他们的到来,无疑为增强和拓宽咨询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涂局长对这支志愿者队伍非常赞赏,他说:首先,他们本身是“营改增”纳税人,更了解纳税人的需求,与其他纳税人沟通起来更顺畅;其次,他们有着丰富的税务知识和很强的业务能力,对“营改增”政策颇有研究,因此,他们面对纳税人的咨询总能做到讲解透彻、指引到位,让纳税人真正理解“营改增”试点工作。其三,他们是税务代理从业人员,在服务前线工作也能够让他们自身理解和应用政策的能力同时得到提升,有利于反哺他们自身在行业内的专业优势。 涂局长介绍说:虽然注税志愿者日人均受理咨询量达200余人,但他们却能够始终如一地做到主动关切纳税人的疑惑,耐心地解答纳税人的询问,尤其是很多纳税人咨询填表事宜时,他们细致入微的指导犹如给纳税人进行了“一对一”辅导,获得了纳税人的一致好评。注册税务师志愿者在办税服务厅开展“营改增”纳税咨询活动,不仅大大减轻了该局的纳税咨询工作量,而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纳税服务质量,提高了纳税人满意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责任编辑:赵娜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