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时代,诚信总是作为一种美德得到颂扬。一诺千金,君子重诺,这些词汇和由此代表的信念宛如流淌在身体中的血液,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孕育着每一个成长的个体。
对学校教育而言,诚信教育最突出的触发点就是考试作弊。在目前以考试作为主要学业评价方式的教育模式下,每个学生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小的如单元考、月考、模拟考,大的如中考、高考、会考,不大不小的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考试伴随着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为了应付考试,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也是层出不穷,甚至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作弊 手法也越来越隐蔽,作弊的风险也随之变低,自然而然,也就甚嚣尘上,禁而不止。诚信教育也就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用武之地。
一种教育光凭教育工作者苦口婆心地说教,就算是把天说破了,肯定也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诚信教育要落到实处,它必然需要科学的分析和应对,需要社会、学校、家长之间的通力协作,也需要各种奖惩机制的跟进。这方面,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有过细致的研究,国外一些学校也有可以借鉴的办法。比如美国的很多大学都制订有学生学术诚信条例。条例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学术不诚实行为,从定义、表现形式到处罚规则和申辩程序,都做了详尽的规定。条例均印制在新生手册中,在报到之际发给每一位新生。许多大学还建立了荣誉守则制度。新生入学时,都要求在荣誉守则上签名,做出学术诚实的保证。日本的诚信教育也几乎贯穿人的一生。在家庭中,父母经常教育孩子不许撒谎;到学校里,耳濡目染的是“诚实”二字;工作之后,“诚信”是普遍的经营理念。而对那些违背诚信的学生,很多国家都一样,或开除学籍,或成为求职中的污点,甚至予以逮捕并承担法律责任,所得的惩罚是极为严重的。
然而,在国内,对作弊行为的处罚,引起的学生的过激反应,近年来也屡见报端。这种过激反应甚至不乏自残、出走、自杀等极端方式,有时候,一个鲜活的生命就会因此如花萎落匆匆终结。和八股取士时对作弊士子残酷处罚不同,现今教育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人的健康成长,如果生命都消逝了,教育也就毫无意义。因此,在不放松诚信教育,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的同时,如何从生命的角度出发,通盘考虑,自然也是刻不容缓的。
我想,这就需要把诚信教育需要纳入生命教育的范畴,在对学生进行生命起源启蒙、性格养成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存训练等生命发展规律的指导中,完成诚信信念的塑造,让诚信成为生命教育的一个内涵,从小开始,融入整体,不孤立,不突兀,这样,才能使诚信真正成为每个人生命的一种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