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谊军
“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发布之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2月17日 中国青年报)
7成人不信陌生人?“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句话拿来放到当前的社会信任危机上,也恰如其分。但更让人感到无奈与感慨万千的是:快递来了不敢开门,查水表的不让进屋,入户人口普查不得不改成去居委会报到,买菜时习惯性地要把小贩的秤搬到眼前,买肉时总要用手按按有没有注水,去超市买牛奶面包看不清保质期绝不会轻易埋单……如果不是信任被破坏,何来这样一系列的条件反射?
当民众的不信任情绪形成条件反射,这无疑是整个社会的悲哀。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有超过七成的人不敢相信陌生人;从行业和部门来看,人人们对商业、企业信任度最低。同时,不同阶层、群体间的不信任也在加深和固化,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这些,难道不是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的切身利益吗?
信不信由你,我们看到的是事实。2009年,“三鹿毒奶粉”事件把食品企业的诚信缺失推向极致,接下来不断曝光的染色馒头、皮革奶、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更是让消费者和企业之间毫无信任可言。2011年,“郭美美事件”引起轩然大波,“慈善”两个字的神圣光环也日渐消散。
让公众频频质疑的还有政府或相关机构组织行为的透明度不高,比如财务收支、公车数量等——对于违法乱纪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借助法律的完备及法纪的强力执行起到必要的惩前毖后,而对于道德的滑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我们需要借助的则是道德的重构,以及信任的重整,否则,那一个个的事实叫我们如何“信”得起来?
信任跌破“底线”是记警钟,这一记警钟告诫我们对于信任的“危机”之战,国家有责、社会有责、每一个人也都有责,要从每一点滴每一个细节的努力开始,这样的责任树立以及责任担当,才可以让我们心与心之间走得更近,人与人之间更温暖,人与社会更多一些感动。